

《开屏见“好”》栏目申银策略,聚焦山东好人好事,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、上开屏、上首屏,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“身边的榜样”,讲述精彩山东故事。
日前,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,山东12人榜上有名。每位大国工匠的背后都凝聚着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的精神。“把工作干好,首先要xxx?”这些大国工匠将给出掷地有声的答案。本期聚焦“大国工匠”系列人物——张葆春。
“把工作干好,首先要心怀民族志气,要深挚热爱民族工业,使民族品牌勇立潮头。”
——大国工匠 张葆春
脚下举步生风、眼中神采奕奕,一头利落的短发,身形清瘦——这是张葆春留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。
正是带着这份干练和精气神,她在白兰地酿造行业深耕三十八年,成为中国酒业唯一拥有“中国酿酒大师”与“中国白兰地首席大师”双头衔的行业领袖申银策略,将烟台可雅白兰地推至世界顶级酒类行列。
1987年大学毕业,张葆春怀揣着对酿酒的一腔热忱,来到百年民族品牌企业张裕公司。在当时,国内高端白兰地市场被进口品牌牢牢把控,国产白兰地常常被冠以“低端酒”的帽子。而那时,能沉下心来做白兰地产品的企业寥寥无几。
张裕自创办之初便流淌着爱国血脉,加上父母作为“老革命”传递给她的家国情怀,张葆春内心埋下了一颗种子:“要把中国白兰地做到世界高度!”从此,她把全身心投入到白兰地酿造事业。
向上攀登的路没有捷径。白兰地的酿造工艺涉及多个学科,几乎是一个知识点关联一整本书,张葆春桌子上常常摆满了各类书籍。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个学科的知识,探寻各类型白兰地酿制过程中影响品质的知识点,再进行关联和拓展研究。
在她看来,“酒是有着鲜活生命的,其中藏着你的人生阅历与感知”。过去,中国白兰地总被外国品酒师认为是“呆板的、模式的”。“我要做的事通过取舍平衡,赋予每一款酒以灵魂。”
带着这份独特的理解,她既坚守传统申银策略,又敢于突破。一方面,张葆春带领团队系统研究葡萄质量对白兰地品质的影响,改进壶式蒸馏工艺;另一方面,创新发明了白兰地葡萄原料酒的“双酵母发酵法”,缩小了因地域差异带来的原料风味区别,让烟台产的白玉霓葡萄也能酿出世界级白兰地。
“完全惊讶于中国白兰地也能做得如此出色!”在2019年全球XO白兰地标杆酒盲品赛现场,世界著名侍酒大师、品酒师、酒评家们对其中某款样品发出惊叹。结果公布——可雅桶藏15年白兰地XO以最高分数荣获冠军。评委主席团主席说:“对我们来说,今天着实是发现了一个高端白兰地的新世界,那就是来自中国的可雅白兰地。”
这一战,让可雅白兰地走进了世界酒业的视野,400多年稳固不变的高端白兰地世界格局被打开。“可雅”代表的中国白兰地一路高歌,先后斩获106项国际大奖,中国也被定义为“高端白兰地新世界”。
但张葆春深知,要让中国白兰地在世界舞台站稳脚跟,绝不能只停留在技术突破,还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。2023年,她牵头制定的白兰地国家标准提出了世界白兰地最高标准条款,得到国家标准委的高度认可,新国标的先进性创立了国际高端白兰地新格局,让中国白兰地在世界有了最高话语权。
“爱之深,则为之谋长远。”为了产业发展后继有人,张葆春极为重视产业人才培养。她倾囊相授并因材施教培养出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、行业专家43人次。团队获得省市国家级称号19项,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1件,2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达到“国际领先水平”。
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,自1987年入职张裕公司,张葆春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中国白兰地事业,在继承创新中把民族品牌发扬光大,让中国白兰地在技术科研上引领世界白兰地。展望未来,张葆春不会停下脚步:“追求中国白兰地梦想的道路还长,我还将带领我的团队继续为新时代建功立业!”
(大众新闻记者 刘一颖 编辑 姜凯宁 韩雨婷 张晨 设计 张海飞)
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